课程介绍

1. 课程任务 《美术鉴赏与实践》是中国农业大学第二批核心素质(核心通识)教育课程 体系中“人文素质”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。作为全校公选课,本课程结合专题授课、参观展览和学生实践等多种方式,在普及美术理论背景的基础上,激发学生的视觉意识,锻炼基本的审美判断能力,引导学生对美术及艺术的认知,并使学生认识到审美这一基本活动对于建立正确三观、培养艺术修养、完善自我人格、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,是大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艺术通识课程。 2.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学生要求达到以下教学目标: ¬ 课程分目标1:掌握美术的基本概念、分类、特点、发展历程等基础知识,形成对于美术的基本认知和框架。 ¬ 课程分目标2:通过对著名美术作品的引导性讲授,学生能够从历史背景、造型特点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欣赏,并进一步感受美术作品的内涵和创作精神。 ¬ 课程分目标3:在欣赏中外美术作品的基础上,形成对东西方艺术发展及特点的异同认知,从而拓宽学生对美术的理解范畴,并对美术及其背景的关系有一定感悟。 ¬ 课程分目标4:在专题讲座/参观展览、亲身实践的过程中,学生能逐步体会美术在个人修养、文化底蕴、自我认知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,从而在农大的成长环境中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均衡发展。 ¬ 3.课程内容 本课程包括课堂教学、课外拓展、学生实践三大部分,其中: ¬ 课堂教学:由责任教师讲授美术的基础知识、中外美术发展通史,包括对著 名美术作品的引导性鉴赏,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审美判断能力。 ¬ 课外拓展:包括专题讲座和参观展览两部分:聘请该领域知名专家开设1-2 次专题讲座,旨在介绍当今美术动态、艺术思想以及艺术与当今社会的关系;参观相关美术展览,旨在引导学生直接感受美术作品的表现力与精神内涵。 ¬ 学生实践:本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学生的亲身实践。学生可自选绘制脸谱、制作模型、书法绘画、剪纸工艺等不同方式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,旨在理解美术创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造型特点、色彩搭配、情感表达等内容,从而加深对美术的理解。

课程通知 >>更多
  • 课程教学大纲 2017-06-02
  • 教师团队介绍 2017-06-02
  • 责任教师:李险峰 简介 2017-06-02
最新动态
  • 李险峰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课程教学大纲
  • 李险峰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教师团队介绍
  • 李险峰发布了新的通知公告责任教师:李险峰 简介